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海南房产资讯 > 地产资讯 > 海口空气质量居全国之首 环境管理注重齐抓共管

海口空气质量居全国之首 环境管理注重齐抓共管

发布时间:2014-04-10 16:02来源:海口晚报作者:

今年3月8日环保部通报去年全年检测结果,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前10位城市中,海口位列第一。

这是权威部门又一次对海口一流空气质量的确认。优越的生态环境提升了市民幸福感。由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国家统计局等联合举办的《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近日发布《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2013-2014》“中国幸福城市二十强”,海口市获评中国最具幸福城市第一名。

城市规划注重生态引领

省委书记罗保铭在省第六次党代会上指出,在开发建设力度加大的形势下,必须更加悉心呵护海南的生态环境。在中共海南省委六届五次全会作报告时,罗保铭强调,要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辞指出:“海口是全国生态一流的城市,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是我们科学发展的核心资源和生命线。只有坚持生态立市,环保优先,才能实现绿色崛起。”

市委副书记、市长倪强强调:“一流的生态环境,是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态资源,是海口可持续发展的后发优势和巨大潜力。从某种程度上说,城市规划注重生态引领,是海口保持全国一流环境空气质量的关键所在。海口选择“带状组团+中心放射”的市域空间布局结构,主城区通过利用自然山体、水体和隔离绿带划分为中心组团、长流组团和江东组团等3个组团。规划专家指出,这种多中心的布局模式有利于使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低碳化和生态化,近年来,海口市坚持“工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西部转移”的工业布局原则,逐步消除结构性污染。

产业选择注重绿色低碳

在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的实践路上,海口走出了一条新型工业增产不增污、繁荣经济增效不增污、发展旅游增景不增污的绿色产业发展道路。

在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基础上,2009年海口市出台了更加严格、更高要求的《海口市促进产业发展指导目录》。

在产业选择上,海口选择低碳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主导产业选择高新技术产业、滨海旅游业、现代服务业、现代都市服务型农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生产型农业向都市服务型农业转变。

市环保局局长陈超表示,海口禁止高能耗、低产出、重污染的生产工艺项目入驻,从源头上遏制污染,“十二五”以来共否决了164个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为保护海口优美环境设置了一道“绿色门槛”。

环境管理注重齐抓共管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海口环保、发改、城管、交通、住建等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构建起齐抓共管的环保工作大格局。

海口科学制订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在全省率先开展“城市管理年”活动。

开展护蓝工程。为保护好环境空气质量这块“金字招牌”,海口各部门各单位积极开展各项整治。

开展碧水工程。海口加强饮用水源环境保护,拆除龙塘饮用水源保护区违法建筑物,查处沙坡水库等水环境违法建设项目13.8万平方米。

在“增绿”上下功夫。按照“江海岸线绿屏、慢行休闲绿道、乡村绿网、城市绿景”要求,突出“沿海”、“沿江”生态特色,实现绿色崛起。据统计,海口市目前城市绿化覆盖率面积为52.53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为38.47%。

陈超表示,为保护好我市发展的生态优势,确保一流空气质量,海口还将从源头和长远的角度,建立大气污染防治的长效机制。陈超介绍,海口将在立法上下功夫。加快修订《海口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办法》和制订《海口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实现污染控制的长效化和常态化管理。

记者手记

铁腕治污

近年来,由于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保护区及其周边河流流域范围内环境污染。

海口市从2012年8月开始开展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开展了全面取缔保护区范围内的咸水鸭养殖等11 项工作,保护区及周边水体水质均达到相应功能区标准,树立了城乡统筹环境综合整治的实践范例。

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整治过程中,海口完成了保护区范围内全部39户养鸭户的搬迁、转产转业;打击非法捕捞行为,没收捕鸟工具;去年底演丰东河流域的振龙猪场等6家猪场存栏的生猪已全部清理完毕,彻底关停……

在售楼盘 更多
    楼盘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