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专家热议房地产:目前未现房价全面下降信号
2014年两会上,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和楼市专家探讨全国楼市的“分水岭”现象,为啥土地市场火爆楼市成交低迷?一二线城市热三四线城市冷的原因何在?一道楼市“四字谜”揭开神秘面纱,“双向调控”成讨论焦点,政府“托底盖帽”的调控方向也日益清晰。
预期:三四线城市房价上涨空间不大
2014年初,一二线城市房价稳中有升,三四线城市房价则现松动迹象。
据房产数据显示,2013年底至今,江苏、山东等地的多个三四线城市楼市交易疲软,个别城市成交量甚至“腰斩”。“一线城市的房价未降,北京五环之内的住宅均价直逼4万元/平方米,好点的地段就要5万-6万元/平方米,学区房每平米的价格10万元也不稀奇。”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介绍说。
贾康分析说,部分三四线城市轮番上涨之后,房价上涨空间确实已经不大。但房价是否不再上涨,或者出现价格下调趋势,一定要具体分析,每个城市的情况都要区别分析,涉及到一个城市内部还要具体分析地段,“没有经过前期疯狂炒作的城市,好地段的房价可能还要涨一阵”。
原因:地价推高房价效应已弱化
“每年年初,都是一个房产的销售淡季。”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教授陈国强说,一般四五月才进入房产商推盘旺季,加上去年年底部分城市的地方性调控措施,对房产市场有一定的杀伤力,一些城市出现楼市成交疲软的现象属正常。
陈国强介绍说,整个去年土地市场和楼市成交是双丰收的。今年年初,土地市场热楼市成交冷,是因为土地市场主要取决于政府推地的力度和节奏,一二线城市地价上涨快,和政府推地多少息息相关。地价是一个直接的变量,对房价有带动作用,但地价推高房价的效应已经弱化。
贾康认为,房价与地价中间还有很多环节。住房在黄金地段呈升值趋势,是自然垄断下所有因素共同作用使然。如果是地价决定房价,那么只要控制住中心区的地价,房价就会趋于低稳。但实际上,即使政府强力控制地价,房价也会受市场供需和竞争影响而继续上扬。
调整:市场化法制化手段是大方向
全国政协委员、住建部部长姜伟新面对有关房价提问时,透露出“双向调控”的楼市政策信号。一时间,“双向调控”成为业界讨论的热点。
业内人士分析说,“双向调控”将成楼市主方向,不同城市分类指导。正如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所言,“双向调控”是指在中央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过渡期”内,实施“托底盖帽”的双向调控方针。其中以政府提供最基本住房保障为“托底”,以抑制因过度投机导致的房价过快上涨是“盖帽”。
共有2页 上一页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