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多地楼市调控趋紧 专家:行政手段短期难退(2)
多个城市坚持调控不放松 重点增加住房有效供应
10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学习“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和供应体系建设”,并明确指出,继续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增加政府供应住房的规模;增加住房用地供应。在未提稳房价的背景下,促进房地产市场的有效供应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以北京为例,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截至11月4日,北京市已经出让土地172宗,成交总价为1327亿元。其中住宅类土地成交58宗,建筑面积为992万平方米,约为2012年同期2.15倍。仅4日当日,北京同时成交8幅土地,其中各类的保障性住房及自住型商品住房配建面积达规划建筑面积的73%。
“2013年住宅类土地的供应量明显增长。尤其是进入四季度以来,在前期推地规模较大的基础上,持续加大了住宅类土地的供应规模,从供应的顶端开始满足购房者需求,稳定购房者预期。”张旭说。
此外,张旭指出,从2013年出让的土地看,各类保障性住房以及自住型住房的规划建筑面积占比已达到了28%,这部分供应的入市在增加供应,缓解供需矛盾的同时,也使得政府对新建商品住宅的定价影响能力大增,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房企随意涨价、推高房价的可能性。
“政府从供应总量和供应结构两个方面入手,以期缓解供需矛盾,稳定房价走势。”张旭认为,这一举措是否能达到预期还有待考验。“当下产生一定观望或等待自住型商品住宅的购房者中,其中大部分为刚需,需求的释放并不会有太长时间的抑制,特别是在供应低落、库存持续下滑的情况下,从市场层面看,这都是积压需求和房价上升的动力。”
“短期内房地产行政手段并不会结束,楼市调控还将在一段较长时间内维持以长效机制为主的总体调控和行政手段为主的地方个体调控相配合的调控机制,同时以增加供应为调控重点。”杨晨青说。